首页 > 阿坝 >

西羌第一村

西羌第一村

  • 地址: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电话:
景点描述:西羌第一村是一个古朴习俗保存较好、景美情浓的河坝羌寨,也是距成都最近的羌族村寨。整个羌寨顺坡而建,别致有序,形如古城堡,地面由曲折巷道相连,房背家家可通,而羌碉则傲立寨中。寨内羌女心灵手巧,羌绣种类多、品位高,民族特色、乡土气息浓郁。再加上果园、羌歌、羌舞,使人有倘若隔世之感。

西羌第一村被视为极其珍贵的人文资源宝库,她以其古老的风俗民情、精湛的建筑艺术、独特的羌族刺绣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

初识羌寨古羌人原先居住在长城以北的草原上,是游牧民族。当时的塞外游牧民族每每遇上灾荒就南下中原侵食,加上人口增殖往往造成草场缺乏,促使游牧民族谋求地域扩大,必然引起部落间争夺地盘的战争。在战争中,古羌人显然是失利者,从而各自东奔西走。现代羌人的祖先,先是西行,然后翻越大雪山南迁,进入到温暖的岷江河谷。
   
从西北草原向岷江河谷的大迁徙,是一种生存选择。自从迁到宜农不宜牧的河谷地区后,羌族人开始从游牧转向定耕农业。岷江河谷原来已居住着戈基人,羌人到来后,通过战争将戈基人赶走,占有了戈基人的地盘,规定了“长年下雨之处,我居之;长年落雪之处,葛居之”,这“葛”就是戈基人了。但是,在战场上羌人打败了戈基人,而在文化上他们却不得 不向戈基人学习了。

从游牧转向农耕,羌人的文化结构也相应产生了变化最为明显的一点就体现在住屋上,从游牧时期的“羊毛帐篷架河边”,到慢慢取来泥土、乱石、木料,依山修建三层平顶住房,后来又逐渐走向汉 式的人字架住房和平顶房结合的新形式。
  
羌族的寨子大都处于河边的半山坡上,依山傍水,以山上碎石块作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是离水源又远了点,取水极为不便,从 地形看,是完全可以建得低一点,离水源更近一点。像这第一寨就极为典 型。后来才知道,羌人的村寨,尤其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老寨,宁可取水不便,也大多选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之地建寨,有着明显的军事防御的功 能。这一点可能与古羌人是迁徙而来,经常处于战乱状态之中,生活秩序 不太稳定有关。每个村寨都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碉楼也可证明这一点。有羌寨的地方,就有碉楼,而且碉楼特别显眼。在外形上,有四角及多角或单 碉、双碉等形状,但以四角和单碉最多。这些碉楼,耸立在羌寨中,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历史上,碉楼的作用极大,但现在只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保存着,供人参观和研究了。
  
反而倒是那飞架于岷江之上的铁索桥依然在发挥着自身的功能作用,不但有观赏价值,而且起交通作用。从地理条件上看,由于岷江河谷处于高山包围之中,河谷地带狭小,而坡度又较大,羌族多居于半山,对外交通只能沿河而行。俗语说,隔山不算远,隔水千里远,过河就只能依靠桥了。川西的地势从东而西上升的幅度大,河流的落差也大,水流急,岷江 就不用说了,在这样的河流上架设桥梁,架桥的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受到限制,难度极大,采用铁索桥就是最为科学及简便的方式了。几乎在河谷地中的每座羌寨都有一座铁索桥与对岸相连着。

阿坝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