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 >

蟆颐观

蟆颐观

  • 地址: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电话:
景点描述:蟆颐观,距县城仅4公里,坐落于岷江河东岸,占地约380亩。因山形似蛤蟆微鼓两颐而得名。蟆颐观景区山环水绕,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始建于唐,成化年间的眉州太守许仁写的《眉州八景》诗,其中“蟆颐晚照”和“江乡夜月”都是蟆颐山景点。晚明时期,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还将蟆颐山和峨嵋山并列,作为眉州“山水之秀,钟于人物”的证据。四川是我国道家的发源地,蟆颐观是四川的三大道观之一。现在主建筑物为重瞳观大殿。大殿始建于明朝,世事沧桑,其势依旧是古朴雄伟。相传明朝的时候这里面曾有个道士,双目四个瞳孔,所以就称为重瞳古观。1992年的时候,里面重新塑了三个真人像:一个是上清,一个是玉清,还有一个是太清,称为三清殿。 昔年,山上有修建于唐代初年的重瞳古观,据说是四目仙翁之真府,故名。明末毁于兵,清代康熙年间知州赵惠芽、金一凤曾先后重修。观内早前楼台亭阁,曲栏横槛,幽静清雅;更晨钟暮鼓,间以竹韵松涛,尘声尽销,令人心旷神怡。其“蟆颐晚照”,为古眉州著名八景之一。兀立玻璃江边,高二丈多,顶平,面积660平方米,东北有蟆颐堰沟缠绕,西南为玻璃江水环卫。宋有共饮亭建其上,宋嘉定年间州牧魏了翁扩建为江乡馆,以后又建望江楼。登上望江楼,俯瞰玻璃江,但见船影绰绰,风帆点点。每当夕阳西下,便闻渔歌唱晚。入夜,月临江渚,清辉浸透山林,漫染楼阁,置身此地,如入仙景。故“江乡夜月”亦为古眉州八景之一。玻璃江为岷江的一段,水流平稳,江水透明而深蓝,故名。据旧志载,唐代左拾遗孟昭图为宦官田令孜所害后沉于此。故望江楼外附建有二忠祠,祀孟昭图、魏了翁。楼在二十余年前拆毁。 大殿为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重建,现存基本完好,占地面积258平方米,木结构歇山式屋顶,单檐,抬梁式梁架,九架椽屋施5柱,前檐下施斗拱7朵,左右各施半拱6朵。面阔3间11.1米,进深3间10.85米,通高8.6米,有台基2层,第一层为虚弥座台基,高0.3米,垂带式踏道2级,长14.3米,宽3.95米,第二层素面台基,高0.6米,阶梯式踏道3级。第一层台基边有栏杆,高0.85米。山门为清代新建,面阔7间14米,进深4间6米,建筑面积84平方米。为重檐庑殿顶,檐下施如意斗拱。 大殿前石阶下正中有一洞。洞口高2.3米,宽1.7米。洞口石壁上横镌“仙翁胜境”。下石梯三十级有一清泉,泉水自石罅中流出,涝不溢,旱不枯,汲之不尽,其味甘甜、凉爽,沁人肺腑,游山香客都以能饮一口泉水为口福。清康熙六年(1667),眉州知州赵惠芽手书“老人泉”三字刻石上;同治二年赐进士出身的胡子材曾题词于洞口,现仍然镶嵌于石壁之间。泉中有象征吉祥的白蟹,不时从石缝中爬出。老人泉旁有丹荔一株,枝叶茂盛,翠盖如伞,状如榕树,其肉厚籽细,酸甜可口,乃荔枝中付佳品。 蟆颐观四周有火砖围墙,高约八尺。围墙内外,银杏桢楠,古木修竹,参差错落;奇花异草,藤萝蔓绕,百鸟嘤鸣。班竹是蟆颐山的特产;蟆颐紫芝,即竹楠菌,鲜脆可口,尤属菌中珍品。山之右边有洞曰“龙洞”,水潺潺流出,终年不断。 过去有人概蟆颐八景为“玉蟹呈祥”、“丹荔流香”、“虎滩钓月”、“龙洞探云”、“朱兰撷秀”、“紫芝延年”、“神灯夜游”、“玻璃晓镜”。历代文人墨客对蟆颐山的题咏很多。 1986年5月,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9月,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蟆颐村

成都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