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城 >

尊胜寺

尊胜寺

  • 地址: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电话:
景点描述:地处五台县城东北方的虎阳岭,距县城二十公里。过去,佛教信徒和游人徒步登五台山,都经过此地。从五台城出发,翻鸽子岭,下茹湖盆地,然后上虎阳岭,又东北方向穿龙湾,就直指南台和中台相交的金阁岭了。因此,这里被称为“五峰咽喉”。
  尊胜寺创建于唐代,当时称善住阁院,北宋天圣四年重修,名为真容禅院,明万历十九年复修后改称为尊胜寺,清同治七年作了部分补修。寺内清康熙二十四年碑记载有该寺的历史。现存寺庙是民国年间再修后的形式。
  相传,唐朝有一个印度高僧佛陀波利“及闻震旦,有文殊住处,远涉流沙,特来礼谒。以仪凤元年,达此土。至台山南,蹑虎阳岭,俯爷之间,林木干云,名花匝地,翘首五峰,生大欣慰。”他五体投地,向空中说,我远地而来,就是想见文殊菩萨的圣容。这时,忽见一位老人,从山谷中走出,用焚语对波利道:“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士,多犯戒律,西土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灭众生重恶业垢,汝持来否?”波利答曰:“贫道直来礼谒,不将经来。”老人曰:“既不将经,徒来何益?纵见文殊,岂能识之,汝当速返,取此经来。”波利听罢,十分感激,忙磕头于老人的脚下,及抬头,忽然不见了老人,方知刚才就是见到了文殊菩萨。波利更虔诚了,复还印度,取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于弘道元年,到了中国的长安,将前后过程奏于唐高宗。高宗大悦,命日照三藏法师与波利参译。赐给波利绢三千匹,把经留下来。波利泣奏道:“我是受命去取经,不是为了进献经书图个人富贵。”高宗也受到感动,于是留下译本,还给梵文经。波利带上梵文经,再登五台山,后来在五台山坐化。这个传说,是以史实为蓝本而加以神化的,历史上的佛陀波利为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尊胜寺现存寺庙建筑,规模较大,以中轴线排列,一连七进殿宇,左右其它建筑对称,占地面积为三万二千多平方米,计有殿楼房洞二百一十余间。寺宇建筑上的砖雕精细,工艺较高,堪称民国年间寺宇建筑的代表。
  寺院坐北向南,寺前东西两侧各建一卒下层砖券洞上层木构建筑的楼洞,西侧的楼洞楣上刻有“五峰咽喉”四字,洞下是上五台山的岭凹通道。两楼洞之间的东侧,立有一座砖建牌楼,三门三楼,中门较大,砖券洞上的楼头建筑,为仿木结构形样,雕有飞檐。碑楼的券口、立面上,有纷繁的砖雕作装饰。过碑楼,岭凹通道南侧有观间殿、藏经楼、毗卢殿、五文殊殿。三大士殿供文殊、普贤、观音,故名。五文殊殿系指殿内供有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通道北侧的六座大殿,都是面阔五间,面宽最小的十二米,最大的十五米,进深大都九米左右。藏经楼是一座二层建筑,左右两侧对称建有十二角亭阁。台基也是十二角,上部为重檐攒尖顶,外部围有一圈廊柱,廊柱内起砖壁,砌成殿阁。其建筑样式,外观两层,华丽玲珑,入内却是一室。东面的称为万缘阁,西面的称为三宝楼。在三大士殿西侧,还立有一座殿楼,下层砖券洞,上层为木建,称三星楼,楼上原供有福、禄、寿三星圣像,楼下层是地藏王殿。七进大殿后面,建有一座砖塔,密檐式结构,塔周十二角,上下九层,高三十九米,其下砌砖券洞,围塔一周,好似围裙。这些券洞共三十三间,原供有三十三尊护法神。远望万藏砖塔,耸立山脊,层檐叠压,背衬蓝天,十分清秀。
  尊胜寺七进大殿两旁,有小院落多处,筑僧房,砌围墙,垒石阶,券门洞,立影壁,形成迂回曲折的布局结构。建筑物的券口上、窗墙上、墀头戗檐砖面上,有砖雕花卉树木人物等,漫步、游览有观赏园林景致之感。   

晋城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