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牡丹江 >

东宁县

东宁县

  • 地址: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电话:
景点描述: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接壤,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县域面积7137平方公里,辖6镇102个行政村,人口20.7万人,有汉、朝、满、回等10个民族。地处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和完达山余脉结合部,境内山峦起伏,东宁盆地三面环山。东南距日本海直线距离50余公里。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这里气候独特,年有效积温3000°C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6°C,是一个山青水秀,气候温和,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素有“塞北江南”之称。   根据东宁县所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情况,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中国沿边口岸名城”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县域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实现了交通、通讯现代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形成以电力、煤炭、建材、食品加工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和果、菜、菌、烟、畜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经济。我们大力发展口岸型经济,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全面推动对外开放战略升级,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东宁在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对俄边境贸易上具有的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越来越显著。   东宁县区位优势独特。东宁县与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毗邻,边境线长达145公里,东宁口岸是中国距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海参崴最近的口岸,两地相距153公里。在这里公路相联,公路与铁路、港口相接,是中俄水陆联运的最佳路线。东宁县处在东北亚区域中、俄、朝三角地带的中心环节,陆路可通朝鲜、俄罗斯及原苏联其它国家,跨海可向韩国、日本延伸,是东北亚国际贸易通道上的重要一站。这种独特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通关条件客观上使东宁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圈中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的中心,在扩大沿边开放,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东宁县资源相对富集。东宁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矿产有煤炭、石灰石、石英、大理石、粘土、叶腊石、沸石、石墨、铁、锌、黄金、铜等20多种,许多矿种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精查储量2.8亿吨,远景储量14亿吨,石灰石储量80亿吨,石英石储量3000万吨、叶腊石储量1000万吨,粘土600万吨。县内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达87.1%,有红松、赤松、水曲柳、柞桦木等70余种木材,林木蓄积量为3500万立方米,盛产黑木耳、松茸、元蘑、蕨菜、薇菜等名贵山珍食品和黄芪、元术、刺五加、桔梗等200余种中草药,八宝山珍、优质苹果梨、优质大豆、精制免洗米、纯粮酿制的系列白酒等名特优产品享誉国内外。其中,黑木耳历史悠久,品质上乘,被称为天下第一耳;松茸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日本消费者称为“神菌”;东宁大豆籽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是北京亚运会指定的运动员营养原料;盛产的滩头鱼闻名全国。境内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有日军侵华要塞、渤海国古迹、绥芬河大峡谷、神仙洞、洞庭、吊水湖、仙人桥、10平方公里回归国土森林等迷人的边塞山水景色和人文景观,其中县内新开发的日军侵华要塞群,经国防军事专家考证,是侵华日军在亚洲修筑的最大军事要塞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东宁边境贸易保持良好势头。从清朝末年起,东宁地区就是中、俄、朝三国商贾云集之地。1989年国家批准东宁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1990年东宁口岸开通。从此,东宁县全面实施以贸兴业战略,对外经济迅速发展。贸易种类由开始时的单一易货贸易,发展到现汇贸易、旅游贸易、民间小额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内建基地,外拓市场”的边贸发展之路。工业企业产品如:工业硅、陶瓷、水泥、酒类、煤炭、红砖等地工产品出口逐年增加。农村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已形成规模,全县耕地面积75万亩,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4万亩,其中棚室3500亩,温室1100亩,年产各类蔬菜14万吨;果树面积12万亩,产果面积6万亩,年产鲜果3万吨,使东宁发展成为全省沿边最大果菜生产基地。省级幸福村现代农业示范区、东宁镇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并已初具规模。同时我县积极开拓俄罗斯市场,已有16家外经贸企业分别在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建立了果菜食品和轻工业批发市场,基本辐射了俄滨海边区的主要城市。其中乌苏里斯克市的果菜食品批发市场,库房面积2.4万平方米,年批发零售水果4万吨,蔬菜5万吨,肉类3万吨,大米1万吨,年营业额超2亿美元。经过多年的培育,东宁口岸主要进口商品有:木材、化肥、成品钢材、废旧金属、化工产品等,主要出口商品有:蔬菜、水果、电子产品、小食品、服装、家电等。成长了一批外经贸骨干企业,已有108户具有边境小额贸易权的企业,其中有10户具有全球现汇贸易经营权,3户被外经贸部授予有“联合经营出口商品”资格,3户有“核定公司专营进口商品”经营资格,1户企业有自营产品出口经营权,形成了以吉信工贸集团、华宇公司为龙头的外经贸骨干队伍。在黑龙江省19个沿边口岸中,东宁口岸是实现经济效益较好和对国家贡献较大的口岸之一,进出口总值和货运量连续7年保持全省公路口岸第一、沿边口岸第二的位次,对俄劳务输出等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位居全省首位。   东宁城市基础设施和口岸联检设施日臻完善。县政府驻地——东宁镇,程控电话通讯进入国际直拨网,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实现全国联网;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北上可通过鸡图公路东宁至绥芬河段二级公路进入301国道,南下可通过鸡图公路经吉林通往全国各地,东进可与俄罗斯公路铁路相通。东宁地方铁路建设已尽尾声,计划2002年末竣工通车。城镇道路硬化率45%,自来水普及100%;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完善,广播电视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东宁口岸联检机构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先进,通关便捷,口岸新联检大楼和“中国电子口岸“设施将启动使用。2001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开始全面建设,中方一侧占地总面积6平方公里,第一期商品市场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综合服务大楼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于2001年4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10月交付使用。其它货运仓储区、生产加工区、休闲娱乐区、观光农业区等二、三期工程将陆续开工建设,届时互市贸易区将成为国内较大、功能齐全、档次较高的沿边口岸商品大市场。   自东宁改革开放特别是口岸开通以来,我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9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收入超亿元。进出口总值完成2.3亿美元,口岸过货量30.1万吨,上缴税费4882万元,出入境旅游人员10.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8%、21.2%、29%和15.2%,边境贸易已经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县委、县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设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对外实行“一站式” 办公、“一条龙”服务;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实行公示制、承诺制,增加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开展“四反一打”斗争(反欺行霸市、反欺生排外、反刁难勒卡、反执法不公和打击流氓地霸),维护社会治安,创造安全、宽松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我们县委、县政府站在跨世纪的高度,审时度势,认真审视县情,把握发展机遇,明确提出坚持口岸型经济发展方向,大力实施大经贸、大基地、大通道、大旅游、新城市的“四大一新”战略,打口岸优势牌,走特色农业路,唱新兴工业戏,发边境贸易财,努力开创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力争到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在199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再造一个新东宁,使东宁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中国沿边口岸名城。 区划行政 1948年,撤绥阳县并入东宁县,县政府移驻绥芬河,全县划为7个行政区。 1956年,撤区划乡,全县划为19个乡、镇。 1962年,增设金厂、细鳞河两个公社。 1968年,成立绥芬河区(县级),绥芬河从东宁县划出由牡丹江专署直辖。 1973年,撤绥芬河区建制并入东宁县,改为绥芬河人民公社。 1975年,成立绥芬河市(县级),再次从东宁县划出。 1976年,成立黄泥河公社。 1980年,成立南天门公社。 1981年,政企分设,撤销人民公社,改建10个乡、镇。 1985年,东宁县行政区域为:东宁镇、绥阳镇、大肚川镇、老黑山镇、三岔口朝鲜族乡,南天门乡、金厂乡、道河乡、细鳞河乡,共计管辖4镇6乡,150个村,39个自然屯。 2001年,东宁县撤乡并镇为:东宁镇、绥阳镇、大肚川镇、老黑山镇、三岔口朝鲜族镇、道河镇,共计6镇。

牡丹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