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 > 潮州特产 >

潮州麦秆剪贴画

潮州麦秆剪贴画

 麦秆画源于581年—618年(隋),盛于公元618年~907年(唐),流行于14-19世纪(明清),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它是中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艺术,有两千余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秦怀王墓发掘时出土面世的麦秆画,虽然被长时间腐蚀,但造型仍逼真,色泽鲜明,不失其古朴典雅本色,令人叹为观止。潮州麦秆画的制作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香港“协记行”一位陈姓商人引入,以家庭作坊形式制作出口,畅销东南亚一带。1949年中后,潮州艺人辜秋泉成立了第一个麦秆画生产社,在其努力下,麦秆画的制作技术、质量明显提高,花色品种有了新发展。此后潮州成立了特种工艺厂开始生产批量产品,20世纪六十年代后已经大量生产麦秆画及麦秆工艺品。 潮州麦秆剪贴画工艺最初以编织物形式出现。乡村艺人用刚收割的麦秆,织成篮、笠、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小工艺品。后来逐步演化成麦秆剪贴画。潮州麦秆剪贴画的题材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水族和山水。表现形式有本色和套色两种。本色是指麦秆本身的金黄色、棕赤色,通过剪刻,贴在深色衬纸或薄板、绸缎上。套色则是将麦秆染上各种颜色,裁剪后粘贴于薄板上,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麦秆剪贴画有潮州刺绣的纤细,有中国画的韵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旧时每逢清明时节,乡下人采用刚收割的麦秆织成篮、笠、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小工艺品,卖给城里下乡的扫墓人。以后才逐步变化形成的麦秆剪贴画。 潮州麦秆画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量大,在八十年代获奖作品多。如1973年在广交会上已经得到批量订货,至1978年麦秆画生产达到高峰,潮州有近千人在制作麦秆画产品,加工点到处都有,一大批作品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工艺展览会展出并获得“百花奖”、“优秀设计奖”、“创作设计奖”、“优秀作品奖”、“金奖”等荣誉,这是潮州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1959年及1963年潮州曾为国家外交部制作了一批麦秆画礼品贺年片而受到褒扬。1964年潮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成立了研究组,全面提高了制作工艺水平,并在花色品种上有了更大的提高。1976年春节,潮州制作精选100幅麦秆画作品在广州展出,引起轰动,写下了潮州工艺史上的辉煌一笔。他曾赴港进行技艺表演,1989年3月还赴荷兰展销新产品,其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和好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   潮州麦秆画的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在构图上较好地借鉴中国画的构图特色,以简练而明净见长,从品种内容分类上不论是风景、山水、人物,还是动物、花鸟虫鱼,无一不是麦秆立体画表现的内容,作品构图独特,内容丰富,生动传神,多彩多姿。 林利飞制作的麦秆画所表现的平面效果或立体效果并非其它印刷作品所能比拟,其别出心裁的手工制作艺术散发着一股强烈的自然气息,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潮州麦秆画的制作与其它地方比起来有很大的不同,潮州麦秆画的制作特点是取材独特,工艺别致,产品精美,这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潮州麦秆画独特之处还表现在制作了很多生活实用的麦秆用品,品种有挂屏、日历板、书签、贺片、仿古小画片和仿邮票小彩片等欣赏品,还有立体造型的首饰盒、茶叶盒、镜框、文房四宝等。 潮州麦秆画立体感较强,有原色和彩色两种,原色麦秆画幽雅悦目,彩色麦秆画娇妍多姿,潮州麦秆画形式上可分为平面工艺和立体工艺,都是一种壁挂艺术精品。在用途上还分为欣赏品和日用品,是潮州人智慧的结晶和洋溢着浓郁特色的民间艺术。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