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聊城 > 聊城特产 >

临清驾鼓

临清驾鼓

    1763年,乾隆乘龙舟沿京杭大运河下江南,船经临清时龙旗招展,鸣锣击鼓显示龙威。有一伙码头工人闻听鼓声悦耳,甚为好奇,便尾随龙舟暗学鼓技,以超人的记忆力记下这套鼓技。茶余饭后休息时,便用口头击鼓为乐。当时的临清,庙宇遍布,庙会频繁,为迎神拜佛营造声势,各庙会纷纷效仿,组织驾鼓队演出,清代末期由于战乱等原因,驾鼓队演出逐渐衰落。民国初期,洪鹤岭发起并组织群众购置锣鼓,在家里夜夜传授鼓技。由于参加驾鼓会的多是回族群众,所以,驾鼓流传至今已成为当地回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娱乐形式。     1979年,富裕起来的少数民族村大桥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邀请鼓技三代传人洪玉清、老艺人王树德、李云岭、王凤林等聚在一起探讨鼓技,才使这个古老的文化继承并逐步完善。大桥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回族。他们酷爱驾鼓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于是村委出资购置了锣鼓、服装、彩旗,恢复了驾鼓会,经常在一起切磋排练,不仅弘扬了这一民族艺术,还融洽了回、汉村民的关系。每当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大桥村驾鼓会总是挥舞长棰尽情敲打,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临清驾鼓是一种锣鼓打击乐合奏的形式,乐队分成大、小两种。大队一般由二十四面鼓、八面点锣和两面大筛锣组成。小队一般有8—12面鼓、2-4面点锣、一面筛锣组成。演奏分成行街和圆场两种。行街时,点锣领头在前,起指挥作用,鼓成两排纵队,大锣由两人抬着,一人敲击,边走边演奏。鼓点的变换要看前面点锣的指挥。常演奏的鼓牌有:“老排鼓”、“小排鼓”、“长鼓”。当鼓队行至十字街口或广场时,鼓队围成一个圆圈,筛锣居中,点锣面对筛锣,立与圈内一侧进行演奏。这时演奏“点鼓”、“二十八宿”、“二十四孝”、“三翻带滚鼓”、“卧龙鼓”或进行即兴组合。但一般点鼓起点,最后有卧龙鼓收尾,节奏丰富多变,鼓声洪亮威武,气势磅礴,故临清驾鼓会又有“威武会”之称,是临清人一代代相传下来的一种欢乐的庆典风情。   临清驾鼓以其简单的敲鼓边、敲鼓帮、鼓棰相击等演奏技巧及变化多端的节奏,振人心肺、气壮山河,铿锵有力是当世所罕见的。如今,已有八首鼓谱载入《中国民族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悠久的运河文化,为临清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临清驾鼓就是一个亮点,它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的艺术形式。旧时每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开始到四月底,历时一个月,是盛况空前的临清庙会。庙会期间除了经贸交易和各种祭祀活动外,就是要举行云龙会、舞狮会、秧歌会、驾鼓会等各种表演活动。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