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潍坊 > 潍坊特产 >

山东红丝砚

山东红丝砚

山东红丝砚起源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自唐朝初砚的发现便开始逐渐广泛于文书生文案中,起初砚只是文书生用来书画写意研墨粘墨的器具,至唐朝中叶一位老砚工的无意间发现,改变了红丝砚的发展史;一天,一位老砚工途经一条小溪,小溪中两只仙鹤飞落水中,而两只仙鹤久久不能飞起,老砚工此时心生余悸,用网进行捞捕,然而,仙鹤未捞起切捞起了一块石头,而这块石头的形状更是奇形怪异,石头有一道上有裂缝,不时发出奇怪的异响,好奇的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石头竟一分为二,化作了两只砚台,而砚边切各有一只仙鹤鼎力在苍松之上;此消息一经砚工们得知后,纷纷在一些普通砚器中进行仿制,以及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随后便越来越来的似形似样的砚器面世,成为现今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山东红丝砚自唐宋时期即负“诸砚之首”之荣誉,采用青州“黑山红丝石洞”中采取的天然优质红丝石,经过繁琐复杂的工艺雕琢,锯石、围璞、磨璞、光身、雕花等工序制作而成,砚器自古以来都是以砚石的天然特色来经过造型、线条、图案雕刻等,若在加工中巧用砚形、砚色、砚纹与石匠的工艺手法进行雕琢后,即成为既实用又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山东红丝砚具有外表石表光滑、质地实硬、红丝清晰、丝线柔顺、以及墨汁出墨柔滑、墨汁浓郁、书写流畅、字迹清晰、颜色经久不变等特点,同时,山东红丝砚也是在天下四大名砚中“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红丝石可分为,“石眼”在红丝石偶有石眼出现,一个纯净的石表上,有球形青黑色一体,称之为石眼,虽不及端砚眼之美观,但亦为一奇;其次,“墨雨”墨雨是指红丝石表上附着点点墨迹般,就像似宣纸上的泼墨效果,而且还有一些在石表周边有渲染的墨晕,墨雨和红色或金黄的石面相映衬,呈现独特的观赏效果。 【红丝砚鉴别】 眼看: 山东红丝砚石表有无明显的缺陷,以及大的石线、各种不协调的颜色斑块以及暗裂、残缺,红色系中有偏冷色的署红、胭脂红、偏暖色的朱红、似红日、似鸡血、更有黄地红丝者、有金黄、黄、藤黄、姜黄、土黄等等。 手摸: 手触石质细腻滋润,抚之有如骨似玉之感而呵气成露,砚堂手感无坑洼不平和粗糙的砂纸痕迹,砚边一定要手感顺畅,四角内外一定要圆转、光滑自然这样才会手感好不存墨,避免直边不挺拔、曲线不流畅作品。 耳听: 好的红丝砚正如古人云,扣之犹如竹木之音不钢不棉,如过钢则此石顽滑有余而发墨不足,如暗哑沉闷犹如砖瓦定然是质地粗劣渗漏吸水之类,在如声音散乱则有暗藏裂纹之嫌疑,不宜久存遇寒冷必裂。 【红丝砚工序】 工艺: 选用优质红丝石经过复杂繁琐的工序制作而成,具有外表坚实细腻、精致娇嫩,以及墨汁出墨柔滑、墨汁浓郁、书写流畅、字迹清晰、颜色经久不变等特点。 采石: 选材也是红丝砚制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红丝石的选料与石材线条过度、石质优劣之分。名坑质优之红丝石,经过砚石匠师的加工制作,可产出精美绝伦、独一无二的优质红丝砚;红丝砚的贵贱基于砚石的优劣,古唐朝时期人们都是以手工开采红丝石,不仅劳动强度大,同时采石技术也要高。 维料: 制璞维料又可称其为选料制璞,从砚坑开采出来的砚材中并不是全部都是砚石,需经过砚石过筛选后,红丝石线条可呈深红、赭、紫等,开采出的砚石需经过砚工还根据砚石的天然形状用锤或凿制成天然形、圆形、蛋形、长方形、方形、金钟形、兰亭式、太史式等各种形状的砚璞。 设计: 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一些砚石被凿制的打磨的似形似样,但砚石还需经过设计定型、打磨等工序,使砚石更具后期加工和创作,利用传统砚形砚式之外,还需利用天然石皮,以及应用书法、历史、文学、绘画汇聚为一身,也是砚石在精心雕琢成为艺术品中的重要环节,开璞:砚石在矿坑开采后,去石皮、留石肉,然后按质分组,利用石肉、石面线条来设计砚石的造型和主题。 雕刻: 红丝石的塑性,关于红丝石的工艺和做工的重要工序,匠师与雕刻师的结合创作设计、雕刻红丝石,将一块砚石变成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雕刻师需对砚璞的形姿来定义进行施艺,还要根据砚璞的石质进行加工,并考虑题材进行立意、构图、形制以及雕刻,同时使用刀法、刀路也要恰到好处,主要有深刀(高深雕)与浅刀(低浮雕)雕刻,还有细刻、线刻,适当的通雕(镂空),经过精挑细琢后一个端砚成品以完成。 磨光: 红丝砚成品目的打磨,磨去较锐的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幼砂纸进行反复打磨,直至红丝砚表面无锐角、光滑油润、花纹细腻即可,然后进入“浸墨润石”,数天后褪墨处理,砚石磨光的好坏,此环节的优劣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及使用的效果。 山东红丝砚经过繁琐复杂的工作制作后,以红黄为基调,赭、紫等色兼而有之、各具特色、妙不可言,外表石表光滑、质地实硬、红丝清晰、丝线柔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完成了,唐宋时期故有“诸砚之首”的美誉。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