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芜湖 > 芜湖特产 >

弋江贡篮

弋江贡篮

弋江编篮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宋代。在清乾隆年间,弋江的编篮工艺就已经相当发达了。到了适婚年龄的小伙子如果有一手好的编篮手艺便会倍受青睐。据说在下陡门前王村有一王姓小伙子编篮技艺超群,前来给他说媒的也不在少数,可他偏偏看中了本村最美的那个姑娘,非她不娶。无奈“一家有女百家求”,给姑娘说亲的能排出好几里地去,其中不乏风流俊朗的才子,腰缠万贯的富商。那姑娘一概不予应允却对一干人等提出了一个要求:以三个月为期限,各人用专长制作一份聘礼以证明自己的真心。姑娘认为只有有心之人才是天命的姻缘。姑娘家屋后的千杆翠竹即是她规定要用的材质,至于怎么用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王姓小伙子经过这事看到了姑娘自主、果敢的一面,因而由爱而生敬意,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回家之后他就陷入沉思,自己是编篮手艺人,论钱、论才都比不过人家,而真心却是可比的。那一杆杆翠竹更是他天天要用的材质,他自认为那是自己的强项。小伙子也去提亲的消息传了出去,有人当他面把一筐芝麻倒进竹篮,眼见满满一篮芝麻在刹那间漏了个干净,那人还说小伙子的亲事就如同这竹篮装芝麻——一场空。这事反而提醒了小伙子,他眼睛一亮,如果说自己能编出装得住芝麻的竹篮,这不是细心又是什么?他表示要编出装得住芝麻的竹篮,这话一出口即造成了不小的哄动,不到半天工夫竟是人尽皆知了。姑娘也拗不过好奇心,前去打探了一回,却不小心为人识破弄了个大红脸。小伙听说后更是信心百倍,从此静下心来一门心思用在了竹编上。 转眼间就到了规定的期限,姑娘家门口热闹非凡,里里外外围满了人。陆续有人拿出了他们制作的聘礼,都是用竹制成却也让众人大开眼界,有的虽只是竹筒可里面却盛满翡翠珠玉,有的是竹制花瓶里面却插上了价值连城的古画,有的是竹制屏风上面却写满了锦绣文章,有的是竹制的箱笼里面却装满了财宝,大伙儿是见一样爱一样忍不住啧啧称奇。最后轮到小伙子了,却见他不紧不慢提着青布箱笼走上场来。和满眼的金玉锦绣一比,小伙子的青布小箱显得异常刺眼。场内的竞争者们不约而同一起哄笑起来,而场外的乡亲自从听说小伙子要编装芝麻的竹篮后,一直就不知道结果。于是,很多人都暗暗替小伙子捏了一把冷汗。这时小伙子打开箱子,一个式样精巧的竹蓝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阳光下竹蓝竟篾薄如纸、玲珑剔透,小伙子当着众人的面将一袋芝麻倒进篮中,竟点滴未漏。小伙子真得做到了!姑娘莞尔一笑走到小伙面前拎起了篮子,小伙子中选了!姑娘不爱金银爱真心,不爱富贵爱技艺,终于找到了如意郎君。细密如纸的竹篮成了他们的定情物,一时便成为了佳话而广为流传。后有好事者在弋江买王某所编12个竹篮献与皇上作贡品,获得当朝天子乾隆帝褒奖。次年,宁国知府命王某编篮进贡,弋江贡篮得以成名,并畅销江淮,名扬千里。也是从这时起,弋江编篮技术就不传授给外地人了,此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直到1931年,弋丰村有个人倒插门到宁国县河沥溪做女婿。他有一手精湛的编篮技艺,他不仅利用河沥溪的丰富的水竹编出大量精美的竹篮为自家的生活争光添彩,而且还无偿地把手艺传授给当地一些有心的人,所以,河沥溪很多的村民都会编篮,镇上的竹篮交易也很发达。另外泾县三港埠篮子的质量与式样也可与弋江竹篮媲美,也大抵是因为差不多的原因将编篮的技术传了过去。 弋江贡篮以其做工精致,品种繁多而扬名四方。竹篮式样美观,经久耐用,产销量很大。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