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桃 > 仙桃特产 >

邓氏麦秆画

邓氏麦秆画

   据邓氏家谱载,麟祥公于乾隆年间在河南南阳就以金灿灿的麦秆编织戒指、菱角、绣球、蝈蝈笼、万花篓、玲珑圈等小孩玩具走街窜巷地叫卖来养活家室老小,因一手好书法,后又用麦秆劈片做喜联、寿幛,在当地乡村很有名声,乡里人称呼为“邓麦秆”,因逃被兵乱,举家南迁后,也是以麦秆活计谋生。被一家木工作坊师傅看中,就为家私用麦片雕刻一些小型的寿桃、五蝠、夔龙、丹凤、卷草等吉祥图案粘贴于倚靠上、床沿上、桌牙上 、抽屉上,后做国漆,非常好看,尤如金片,贝壳镶嵌一般,工余后还将以上的这些图案贴于纸上出卖,所以江南人非常看好,由于他手艺越做越精,“邓麦秆”的名声越来越大,辗转反侧,后定居于湖北监利莲子湖。据清史《艺镜》载云:乾隆于湖广民宅视一中堂对联均为麦秆而成,悬于壁,书道遒劲,色泽辉煌;购于宫,爱如珍宝。曰: “得此画,胜百十佳丽耳”。故言此,他的墓碑一面就可有“天子盛誉”四字,荣臻乡梓,辉耀族宗。     只至太高祖:登绰堂,字雅儒,翰林学士<家谱载>。他学思敏绝,能书善画,二十五岁进京应试,考毕,在京师侯榜期间,因盘缠告罄,囊中空涩,忽想起祖辈的麦秆编织及剪贴绝活,就在郊外寻些麦秆回店中试做了一些喜联,寿幛及各样吉祥图案,粘在大红洒金纸上,非常雅致,一些文人墨商,歌馆楼榭,争相购买悬挂,故名噪京师,他书室的匾额题为《麦翰斋》,因上书直谏受贬,七十四岁告老回乡,为邓氏麦杆画的第一代官方传人。   1.画幅上以宏篇巨幅见长。     2.构图上以刀痕烙印线条见长。     3.造型上平面浮雕透雕贴成立体形象见长。     4.风格上以精细写实见长。     邓友谱麦秆画无大红大紫的色彩,只是麦秆经过加工后的本色,即是泥金丝绢古画,又如淡墨素净的文人画。加上烙出变化多端的线条,更似工笔国画的表现手法,也有浮雕和镂空的效果以及国画似的装裱、题款、钤印。邓友谱的麦秆画皆为精工制作,鸟的羽毛、人物的服饰和头饰都可以刻划得极为精致,比如鸟的羽毛,就像房屋的瓦片一样,把压平的麦秆一片一片地堆砌起来,效果非常逼真,更有立体感。因此制作一副麦秆画,需要深厚的美术基础、烫烙画技术和雕刻技术,让作品同时具有画面的美感和透视效果。它的高雅,富丽、宽大,更适于大厅展示,这是其他小型工艺美术品无法比拟的。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