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当前的位置:
  2. 在途网首页
  3. 酒店
  4. 酒店资讯
  5. 2007年的彩电行业:角逐平板的时代

2007年的彩电行业:角逐平板的时代

两三年前,客厅墙上挂着薄如平板的彩电还是多数人心中奢华的想象,而今天城市居民购买彩电时,已是“言必谈液晶、等离子”。从市场萌芽到豪赌,再到整个彩电业变革,短短两年间,平板化趋势在彩电行业乘风破浪,势如破竹,直奔王朝彼岸而去。然而,在多种力量的共同影响之下,被迅速“催熟”的平板电视业隐约伴随着急功近利的影子。液晶电视是否真的无懈可击?等离子电视真的开始显露败相?无法控制上游的中国彩电企业路在何方?2007年的彩电业,依旧充满变数。

2006年彩电市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尽管平板电视在2006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但这一年也是彩电市场的多事之秋,“台湾屏”、“消亡论”、“高清标准认证”等骤然成为2006年的焦点事件,而在这些事件背后却是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和CRT电视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国内彩电企业与外资彩电企业市场争夺。随着2007年彩电市场开局,这些争斗似乎仍没有停息的迹象。

“平板”的胜利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市场信息处编写的《2006年度平板彩电白皮书》显示,2006年度中国平板电视销量为477万台,占2006年彩电总销量3500万台中的13.63%,与2005年同期的190万台相比,平板电视增长幅度为151.05%,平板电视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一位电视机行业内人士对《电器》记者表达他的观点时说,2006年,平板电视的降价是其快速发展的主因。从2006年初到年底,国内不同尺寸液晶电视平均销售价格降幅都在30%以上,尤其32英寸和42英寸降幅更是接近40%;等离子电视价格相对平稳,但42英寸产品也有近20%的降幅。各种尺寸平板电视中,50英寸等离子电视平均销售单价下降额度最大——超过1万元,现在单台售价已经接近25000元。

上海广电集团某专业人士认为,过去,由于价格因素,人们一度认为液晶电视的主流市场是25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显示领域,而等离子和背投电视将会牢牢占据42英寸以上大屏幕电视领域,但是在2005年、2006年两年,液晶电视在37英寸和42英寸逐渐发力,不但形成了对同尺寸的等离子和背投电视的强劲冲击,并且开始抢占销量最大的CRT电视市场。

该人士认为,早在2005年底,3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下降到约8000元就形成了部分替代34英寸纯平CRT彩电的局面,而当3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在2006年底达到5000元的水平时,又对售价在2100元左右29英寸纯平CRT电视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42英寸的等离子及液晶电视的价格也在2006年底降到约1万元,已经形成对售价为4300元左右的34英寸纯平CRT电视的部分替代;在2007年,随着平板电视价格进一步下降,将对29英寸及34英寸CRT电视的冲击更大。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赛诺市场研究发布的《中国彩电研究蓝皮书》中也印证了平板电视与其他显示技术相比的竞争优势。在平板电视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彩电市场在2006年仅增长了3.2%,2006年CRT电视与2005年相比增幅为-3%、微显背投电视与2005年相比增幅为-44%、背投电视与2005年相比增幅为-66%,均呈现出负增长。而平板电视中,等离子电视的发展也进入稳步期,增幅放缓,2006年的亮点液晶电视则比2005年增长了200%。

据赛诺有关人士表示,2006年彩电市场中,各彩电技术类型的发展大相径庭,CRT电视出现小幅下跌,等离子电视也面临规格结构调整,本来被寄予希望的微显背投电视市场也出现了萎缩。而在彩电“平板”时代,不管是CRT还是背投电视,都在“平板化”上下了功夫,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2006年,超薄CRT的迅猛增长成了彩电市场的看点。赛诺监测数据显示,超薄CRT全年销量220万台,比2005年增长了6倍多。市场上各大主流厂商借助最新技术,争相推出“纤腰”CRT产品,抢占潜力巨大的超薄市场。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康佳、海信、TCL、长虹、海尔、厦华、创维等国产品牌都已经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超薄CRT产品。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洪藩表示,超薄CRT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未来潜力巨大,为了布阵2007年超薄市场,春节前康佳就推出了四大系列十多款超薄CRT产品,而日前上市的第二代X-Slim超薄566系列新品,机身厚度已经缩减到32.6cm。

不过背投电视在“平板”化道路上就没有那么顺利了。CRT背投电视的衰落已成事实,但是另一种新型背投技术——微显背投电视(包括液晶背投电视、DLP背投电视和LCoS背投电视)却有着亮度高、清晰度高、功耗低、寿命长、重量轻等优点。

然而,微显背投电视却一直陷入“灯泡门”中不能自拔。微显背投电视的一大软肋就是其投射光源的寿命普遍在一万小时,有的甚至只有几千小时的寿命,而且更换费用足够买一台不错的CRT电视。微显背投的平板化也一直没有太多进展,虽然在几年前TCL就推出过超薄微显背投,但是售价高得惊人,超薄微显背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市场化。不过国外彩电巨头仍然将其作为开发的重点,比如三星电子在CES2007展会上展示了墙挂式超薄设计采用LED光源驱动的1080P高清DLP背投电视。

即将市场化的彩电技术中,佳能与东芝开发的据称是“影像的完美体现”的SED电视被业内看好,该产品是以显像管为基础进化而来的,结合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两者的优点。但是SED电视的市场化进程一直不顺利,本来计划在2006年6月份上市SED电视的计划推迟到2007年第四季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德杰教授认为,SED主要是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解决,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成本居高不下。比如驱动电流太大,这就提高了驱动电路的成本,还有工艺上喷墨技术的应用等。这些现状都决定了SED不可能短期内大批量上市,特别是在大尺寸领域。

最近,美国某法院宣判,日本佳能公司违反了和美国Nano-Proprietary公司签订的有关SED电视机的专利授权协议。这一宣判对于佳能利用Nano-Proprietary的技术进军全球平板电视市场的努力是一个打击。遭遇这起专利纠纷之后,佳能公司表示,他们正在重新考虑原先投资15亿美元的SED面板工厂计划。佳能说,可能以更小规模试生产SED显示面板。

等离子败退?

在平板电视攻城掠地的同时,平板电视产业内部却曝出了“消亡论”、“高清标准认证”等舆论浪潮,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暴露出平板产业内部纷争的加剧。

一直以来,随着平板电视市场份额的扩大,彩电市场纷繁的焦点事件中始终穿插着“消亡论”。从最初的“CRT电视退市”,“背投电视消亡”,到2006年又增加了一个“等离子电视全线败走说”。该说法是从中国高清认证标准出台后,等离子电视清晰度大多没有达到720电视线,也就是没有达到高清标准之时开始流传的。

不过在2006年8月公布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的高清认证名单中,已有不少等离子产品通过认证。日立的一款42英寸等离子42PD9900TC电视成为首个通过认证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结束了42英寸等离子电视无法达到高清标准的历史。

据悉,“等离子电视全线败走说”的深层原因在于,尽管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之前以42英寸为界,一个主打大屏幕,一个主打中小屏幕。但是在液晶面板七代线量产后,42英寸、47英寸等大屏幕液晶电视价格大幅下降,与等离子电视形成直接竞争。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等离子电视在大屏幕市场仍有优势,对于“等离子电视全线败走”的说法在近期并不可能发生。不过等离子电视应用范围小——只能在大屏幕市场发展,而且50英寸以上市场还没有被消费者接受。此外,等离子电视行业产销保守——上游面板企业少,主要产量集中在松下、日立、LG、三星几家企业,并且这几家企业也同时生产等离子电视,这些企业更注重产品利润,中国企业很难拿到价格便宜的等离子面板,导致参与等离子电视生产厂商较少。

该专家指出,等离子阵营逐渐缩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日前,有媒体曝出“飞利浦退出等离子市场,专攻液晶电视”消息。而在2006年,飞利浦全球等离子电视机市场位居第四,其收入所占市场份额为10%左右。近日,又有美国金融数据服务商彭博(Bloomberg)报道,由于业务持续严重亏损,全球第二大等离子面板厂商韩国LG电子正在考虑是否出售或是分拆旗下的等离子业务。

2007年:竞逐愈烈

日前,不少分析机构都对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进行了预测,有的认为,2007年平板电视的销量将增长到750万台,有的则认为将达到810万台。不过业内还是对中国2007年平板电视的增长持肯定态度。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的平板电视市场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外资品牌平板电视价格逐渐逼近国产平板电视,国内外平板电视企业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

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的有关人士认为,在2007年春节,国内平板企业也注意到外资品牌的降价风潮。国产阵营行动的主要原则,采取完全不同的价格策略,以保证有效利润。比如在外资企业并不重视的20英寸、22英寸、26英寸产品和50英寸、52英寸产品上多做文章,这部分产品看似非主流,却能占到平板电视总量的一半;而在32英寸、37英寸的主流规格产品和40英寸、42英寸的主要型号上,则是力保与外资至少20%的价差,以上量为目的,同时保证均衡下来,仍能获得利润。

此外,在3C融合的浪潮下,优派、冠捷等电脑显示器厂商也相继宣布正式进军中国液晶电视市场,让平板电视市场更加复杂化。国家信息中心市场处处长蔡莹认为这些IT企业近年来在平板电视市场的表现值得关注。优派有关人士接受《电器》记者采访时表示,优派已经开发了从19英寸到42英寸的液晶电视,在2007年还将在20英寸~30英寸的市场领域投放新品。

第二,随着平板市场在国内家电连锁渠道尚未完全布局的二三级市场放量增长,一方面,平板电视在二三级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一二级市场,另一方面,将考验平板电视厂商在三四级市场的渠道建设以及市场布局。业内专家认为,在二三级市场,彩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渠道的竞争。由于渠道分散,外资品牌暂时还无法全面渗透国内市场。

第三,2007年3月施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及有关标准出台后,将考验平板电视厂商的生产技术水平。

据了解,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要在电子电器产品中消除有毒有害的材料,就必须考虑材料的替换和工艺的改进,不过,企业在这两个方面,则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两大瓶颈。

第四,在中国高清认证标准出台后,部分专家及等离子企业呼吁适时制定出台彩电动态清晰度标准。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技术总监张素兵介绍,电视清晰度应分为静态清晰度与动态清晰度。中国实施的“高清标准”尚未对动态清晰度进行规定,据张素兵透露,其主要原因是动态清晰度的测试方法尚未统一,我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待条件成熟后会逐步完善。

同时《电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等离子电视厂商都表示希望尽快制定动态清晰度标准。据中国等离子电视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人士认为,动态清晰度是评判电视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了不同的观点,“过分追求动态清晰度没有太大使用意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某高级工程师称,由于人眼对运动特性的物体分辨率本身就低,因而从人眼角度出发,现在的平板电视的动态清晰度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没有必要制定动态清晰度标准。

第五,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的大规模上市,以及等离子电视将大力开拓50英寸市场后,大屏幕平板电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