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当前的位置:
  2. 在途网首页
  3. 酒店
  4. 酒店资讯
  5. 2009年上半年中国酒店业发展分析

2009年上半年中国酒店业发展分析

2009年上半年,中国业经受了自非典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当业界和消费者对金融危机已逐渐适应时,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使人们再次陷于恐慌之中。

金融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对中长期投资行为也造成影响;公共卫生危机对人们的心理形成威慑,也使得政府收紧入境签证。两大危机最终都降低了人们的旅游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抑制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数据显示,两大危机对入境旅游的影响要大于国内旅游,对酒店企业的外需影响大于内需,而这将直接影响不同类型酒店的经营业绩。

在双重危机影响下,酒店业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各方都在积极努力,化危机为发展机遇。政府从刺激需求、扩大消费角度出发,为旅游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投资环境;酒店经营者积极探索新市场,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建立多元化的营销和销售平台,多方面进行开源节流;酒店投资者变得理性,开始向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及旅游目的地等新区域、旅游度假村及汽车旅馆等新兴业态进发。

从时间上看,2月份酒店经营状况一度出现回暖迹象,但此后又继续下滑;从空间上看,一线城市酒店受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的影响明显较二三线城市要大,部分二三线城市酒店经营业绩同比还有所上升。根据1-5月份的统计数据,一线城市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呈加速下滑趋势。1-5月份北京市房价同比下降分别为-11.6%、-11.3%、-17.6%、-24.3%和-21.2%;上海市同比下降-15%、-9.41%、-17.28%、-17.29%和-18.78%。一线城市平均出租率仍处于下降通道,但降幅收窄。1-5月北京和上海客房入住率同比下降分别为:-16.6%、-0.1%、-11%、-12.4%和-6.9%;-18.6%、0.25%、-11.64%、-11.69%和-10%。相较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所受冲击较小,例如海口、三亚的酒店接待人数仍呈正增长,平均房价和出租率同比小幅下降;而成都、重庆等城市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从不同等级的酒店经营情况来看,高星级酒店较低星级所受冲击要大。以5月份为例,北京市五星到二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同比降幅分别为-30.5%、-21.1%、-6.7%和3%,上海市分别为-23.45%、-23.39%、-11.19%和-2.81%;北京平均出租率同比降幅分别为-12.7%、-9.6%、-4.1%和-0.6%,上海分别为-14.71%、-9.81%、-7.77%和-6.95%。从不同客源结构的酒店看,以外宾市场和以商务客人为主的酒店受冲击更大,这主要表现在一线城市的国际品牌、中高端商务型酒店出租率和平均房价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

目前,中国酒店产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在一线门户城市,高星级酒店一定程度上已处于基本饱和的状态,但在大量的二三线城市,随着城市本身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这些地区市场广阔,机会众多。因此,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酒店投资项目搁浅或步伐放缓或新店开业时间延后,但并未能阻挡酒店投资的步伐,反而激发了酒店投资的冲动。

从投资主体上看,国内有实力的地产商仍然在大举进入酒店地产,其投资动机具有多重性:经济低迷时期投资成本最低,存在大量具有投资潜力的区域;借助高档酒店提升区域形象,提升商业地产或旅游地产的价值;受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吸引的非理性投资。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出于全球布局和资本市场业绩考虑,视中国市场为“救命稻草”,多数公司都制定了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饭

店投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土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紧抓机遇,投资步伐加快,力争从区域性酒店集团向全国性酒店集团转变。经济型酒店品牌也抓住时机进行升级换代,并寻求全国更大范围内的扩张。

受公共安全问题和公共卫生危机制约,短期内酒店企业经营情况仍然难言会有较大改观。目前,中国酒店业正在底部蓄积能量,企业决策者要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机遇,为迎接酒店业下一轮发展周期的来临积极做好准备。政府应针对酒店业当前境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减免税收,降低能源费用的收费标准,推进酒店与工业企业水电同价,银行手续费应与商业同价等,以消除酒店企业的经营性障碍,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此外,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旅游行业调整,为旅游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并购时间窗口”,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酒店企业的并购重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