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重庆特产 >

大足龙水刀

大足龙水刀

 龙水五金起源,可溯至晚唐。唐末昌元(今荣昌)县令韦君靖“合置义军”,在大足建寨屯兵,以功升任昌州刺史及静南军节度使。韦氏以“义军”起家,军需自筹,无朝廷供给兵器,由此有可能兴起兵器匠具之业。北山《韦君靖碑》100多名节级将校署名职衔,有“修造将”10名之多,可能与军备自给有关。节级将校中有“龙水义军镇遏使”及“龙水镇将”各1名,表明其时龙水为静南军驻防要地之一。《新唐书·地理六》载近邻之永川、巴川(今铜梁)产铁,亦不乏材料来源。 从两蜀到两宋,大足石刻鼎盛,僧侣云集,“五分佛制,半月剃发”(《行事钞》),当推动匠具、剃刀之业发展。北塔宋刻第60号龛造像记,有“大足县玉溪井住铁匠刘杰”“施铁索一条重三十斤”,并劝化另一“铁作户”施舍铁索三条的记载。 元明龙水铁器记载,据传有龙水郑氏剃刀户,于明末避乱于遵义。清初返原籍复业。清中叶玉龙铁器业相当发达,道光年间万古徐玉贵学艺玉龙,学成回万古开业打铁。清末后军阀混战,龙水一度成为全川十多处造枪基地之一,民用铁器几被排斥殆尽。抗战期间重庆成为陪都,销量大增,边角余料成为新的原料来源。龙水铁器随之复兴,一些名牌产品精益求精,抵制日货。抗战后期估拉壮丁,铁器业逃避云贵者300多人,或师失其徒,或徒失其师,难以为继。及抗战胜利,销路拓宽,重又振起,从业人数达3000多人,约占其时全川铁器从业人数五分之一。尔后通货膨胀,复陷困境。 民国时期龙水铁器在全川与重庆、成都鼎足而三。 解放后龙水铁器始以“小五金”名世,受到政府大力扶持。1951年有近千名五金生产户,合伙组成联营一至八厂。1952年县上利用璧山专署所助大米4万余斤,外加所募私股组建公私合营实验铁工厂。1954年龙水五金按统计分类更名“小五金”,由此以“龙水小五金”之名远播各地。至1956年先后实行公私合营的小五金企业,有人民用具铁工厂(合营后改名人民用具厂)、新民联营五厂(改名新民洋刀厂)、永和烟刀厂(改名永和铁器厂)及长兴、协利、群益3家锅铧厂(合为一厂,命名长兴锅铧厂)。组建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有龙水一至八社及城关金属农具社、万古五金社。 1956年据四川省手管局表载,全省手管系统金属加工总产值6528万元,按专市分列,所占比重最大的前三名是:重庆市,占15.24%,江津专区,占11.13%,成都市,占9.51%。江津专区手管系统金属加工主要在龙水,龙水小五金在四川省占有重要地位。  大足龙水刀,与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剪刀齐名。龙水小五金具有吃废吐宝,价廉物美,实用多能,经久耐用,钢火独到等特点,历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许多产品尤其适应农村、少数民族及边民的使用习惯。怀剪及不锈钢炊餐用具等产品,也深受城乡人民及旅游者欢迎。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