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聊城 > 聊城特产 >

聊城木版年画

聊城木版年画

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儿,因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门神,故也称“门神画”。到了晚清年间,“年画”一词才出现在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中,渐渐地统一替代了“画贴”.“欢乐图”、“画张”、“纸画儿”等各地不同的称谓。年画在一开始是由由匠人一张张地绘画而成的,效率极低。随着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年画木版刻印的工艺也随之得到发展。当时的山东有东昌府(今聊城)与潍县杨家埠两大民间画市,分别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派系,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 聊城,京杭大运河流贯,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明清两代河中时时帆墙如林,轴舻相连;岸边处处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呈现出一片商贾云集.百业兴隆的繁荣景象。“东昌作坊,书笔两行”。聊城木版年画,最早兴于阳谷县的张秋镇,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清代初期,先是由山西客商在张秋开设了3家画店,后来其中的“刘振升画店”迁至聊城东关清孝街,因清孝街临近运河码头和馆驿,故画店生意十分的兴隆。由此引得各地商贾蜂拥而至,竞办画店,而具有悠久历史的聊城木版印书业也为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到清末,已发展有象聊城“五福祥”.堂邑“同泰”.莘县“通顺”等20多家大堂号店,小户小店更是鳞次栉比。大号由于资金雄厚,储备有大批的画版,故能常年开工,而小店只能在临近年关时才开工印刷。小店暂且不说,单是那些大店,哪一家的年用纸量都不会少于600令。一挨将近年关,各种年画纷纷上市,有肩挑的.驴驮的,也有车推的.船运的,从鲁西平原到山东各地,从陕、晋.冀、豫到东北三省,江北大部都有聊城年画的销售市场,从而使得聊城本版年画在中国木版年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聊城的年画、门神画二者融为—体,既具有年画的艺术风格,又起到门神作用。年画构图丰满,人物突出,刻画夸张,情调高昂,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其勾绘线条,朴拙而生动,清秀而简炼。取材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描写劳动生产的耕织图、小鱼家乐、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福禄吉庆之类的吉利画等。聊城年画历来只有“草版”,即只印不画,全印用木版套印,可用红、黄、灰、青、黑5种基本色,整个画面五彩缤纷,装饰性强。人物面部不着色,使其形象更加突出醒目。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