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东 > 海东特产 >

土族盘绣

土族盘绣

据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与国内其他相比,青海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对一名土族女子来说,刺绣是她们一生中的必修功课。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给婆家人、庄邻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子有了自己的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如此岁月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土族刺绣特有的"气质"。 1700年前,在青海广袤辽远的土地上,活跃着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国——吐谷浑。吐谷浑部族是游牧在我国辽宁省彰武、铁岭等地的鲜卑族后裔,因为部落同族的纠纷,吐谷浑被迫西迁来到了青海。 从遥远的辽东来到青海后,吐谷浑曾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在南至昂城(今四川阿坝)、龙涸(今四川松潘),西到白兰(今果洛扎陵湖、鄂陵湖)的广大区域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这一点,在历次考古发掘中,均得到了印证。 吐谷浑存国350年。似乎历史真的要印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一度叱咤风云的宏大帝国,终于在公元663年被吐蕃所灭。 吐谷浑土崩瓦解,吐谷浑创造的文明却没有消亡。不少学者认为,生活在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的土族就是吐谷浑的后裔。 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曾撰文说:“公元七世纪,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后,一部分吐谷浑人东迁并融入汉族,一部分则降服于吐蕃,并融入藏族,而留居在祁连山、浩门河流域和河湟流域的吐谷浑人,便是土族的先民。” 土族共有近二十万人,今天他们主要生活在我省大通、互助、乐都、民和、同仁和甘肃省的天祝等地,他们的生活方式依旧保留着吐谷浑的古朴遗风,而盘绣正是这种遗风最为显著的体现。 保广元先生是我省著名的土族民俗研究专家。他说,1984年,在我省柴达木盆地出土的吐谷浑时期的丝织品上的几何图案,和今天土族盘绣常见的几何图案如出一辙,这或许就是吐谷浑和土族血脉相承的一个物证。2002年,在我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地区出土了一副吐谷浑时期的彩绘棺椁,其所表现的三杯酒的敬酒风俗,依然被土族所保留。 工艺特色 题材 青海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刺绣。 分类 土族刺绣的种类按其针法分为盘绣、拉绣、堆绣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用料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针法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图案 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最常见的图案有"八宝"、"云气"、"太极图"、"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鼠拉葡萄"、"寒雀探梅"、"石榴花"以及十二生肖等。运针细密均匀,图案紧凑大方、生动形象、疏密得当、融叠自然、色泽鲜明流畅、平整干练,十分优美。每件绣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