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遵义 > 遵义特产 >

湄江翠片

湄江翠片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有“西南茶乡”之称。湄潭种茶、制茶、饮茶、研究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其味甚佳”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湄潭茶叶的出名,也带动了湄潭茶文化的发展。早在明末清初,以明遗臣钱邦岂(又称大错和尚)为代表的外来人士与当地的文人学子就经常聚会湄江两岸的琴洲等名胜地,品茶饮酒,留下了很多咏茶诗篇。1939年民国中央农林部在湄潭设立中央实验茶场,即现在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和省湄潭茶场的前身。1941年中国茶叶公司退出,机构改称“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1946年国民党“中央农业实验所”迁回南京。后更名为“湄潭桐茶实验场”,直至1949年10月。1949年11月“中央实验茶场”由湄潭县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贵州省湄潭实验茶场”、“贵州省湄潭茶叶实验站”。1960年扩建为“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1973年9月“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单独建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不仅开创了湄潭大面积植茶的先河,更是贵州乃至中国西部近代大面积创建新式茶园的开始。1941年由设于湄潭境内的中央农业湄潭茶叶实验所研制扁形茶,以湄潭苔茶群体品种为原料,仿照龙井工艺试制而成。由于采用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湄江翠片的外形与西湖龙井茶相似:扁、平、直、滑,当初的名称为“湄潭龙井茶”。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迁至遵义、湄潭。嗜茶的浙大教授见到湄潭龙井茶,如他乡遇到故人,把品饮湄潭龙井茶视为品饮西湖龙井茶。尤其湄潭龙井茶在杯中冲泡时,一枪一旗,匀嫩成朵,茶汤黄绿明亮,茶味甘醇爽口,茶香清高持久,更令这些品饮者交口称赞。当时任湄潭茶叶实验场场长的刘淦芝,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博士,浙江大学的客座教授,也是关心时局的诗人。1943年2月刘淦芝博士邀请浙江大学爱好诗词的知名教授见恒源、苏步青等8人到茶场赏茶品茶。组成了名闻海外的“湄江吟社”。他们品茗助思,借诗抒怀,表达对外地入侵的愤概,对民众疾苦关切之情,抒写了18首诗词,为贵州的茶文化留下了一笔珍贵遗产。1954年取湄潭水之灵性与茶的外形特征,因产于湄江河畔,故把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将“湄潭龙井茶”正式更名为“湄江翠片”。   湄江翠片采自湄江良种苔茶的嫩梢。清明前后开采,以明前茶品质最佳。特、1-2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芽叶长度分别为1.5厘米、2厘米、2.5厘米。三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通常,制500克特级翠片需采5万个以上芽头。一级翠片约需4万个左右芽头。采回的芽叶必须分级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摊放厚度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8%左右。一般历时3-5小时。 湄江茶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