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产 >

昭化韭黄

昭化韭黄

 昭化韭黄历史悠久。相传,公元211年,蜀先主刘备率兵“北驻葭萌”(昭化)时,正值韭菜生长旺盛期。当时粮草紧缺,居民们担心韭菜被刘备的军队所食用,就纷纷用干草和泥土遮盖,但还是被刘备的军队所发现,当刘备的军队刨开覆盖在韭菜上的干草和泥土时,韭菜已变成嫩黄透亮的嫩芽,当问及这是什么菜,居民没不敢回答是韭菜,见其象嫩芽,便回答道:“是韭芽”。刘备和将士们食用“韭芽”后,认为这种韭芽是“天赐神菜”、“大吉之物”,于是“韭芽”的称谓在开始流行。刘备由“韭”字的偏旁“非”字和“一”字,坚定了他扫除乱党军阀和恢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决心和信心,并由“韭”字的谐音“久”字联想,于公元217年亲改葭萌县为汉寿县,铭感蜀国政权正在昭化发祥,寄予指日可待即将恢复的汉室江山能天长地久。公元252年,蜀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费奉诏在汉寿(昭化)“开府治事”,统摄军政,昭化成为抗魏前线的指挥中心。其在昭化驻扎时期,喜食当地生长的韭芽,经常用韭芽作下酒菜,并治好了费长患数年的胃病,时人深感神奇,于是纷纷种植“韭芽”。“韭芽”成为了一种大众蔬菜,因颜色呈黄色,民众也称为“韭黄”。 传说,到了公元7-10世纪时的唐代,韭黄有美容延年益寿功能,武则天父亲武士曾任利州(即广元)都督,全家喜食益昌县(相当于昭化镇)韭黄,其母杨氏在怀孕期间,几乎每天都食用昭化韭黄,武则天从小就吃昭化韭黄,因而出落得天姿国色、闭月羞花。她母亲杨氏一生嗜吃昭化韭黄,享年九十二岁,创长寿奇迹。武则天登基后,当地年年向皇宫进献昭化韭黄,昭化韭黄成为贡品,此后,昭化韭黄深受皇族及宫廷达官贵人的青睐,成为他们首选的山珍仙品。唐明皇李隆基曾途经益昌县(昭化),吃到昭化韭黄,惊为天味,特赐名“贡黄”。韭黄在当地开始盛产。 公元972年,宋太祖(赵匡胤)寓“昭示帝德,化育人心”之意取这两句话的前一个字改称“昭化”而沿用下来,当地生产的韭黄也被称为“昭化韭黄”或“昭化贡黄”。 公元14-17世纪时,明朝《本草纲目》中记载: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韭黄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有“洗肠草”之称。韭黄含有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促进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疗效,所含硫化物具有杀菌消炎作用。韭黄为辛温补阳之品,药典上称之为“起阳草”,能温补肝肾,一般人都能食用。 公元17-20世纪时,清朝的历代昭化知县,十分重视昭化韭黄的生产,昭化韭黄的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清代著名的“蚕桑知县”曾逢吉,在大力鼓励百姓栽桑养蚕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昭化韭黄的生产,让百姓增加了收入,让更多的过往客商吃到了名闻遐迩的昭化韭黄。 《广元县志》在农业卷经济作物中记载(第348页)“广元城郊有部分农户种植蔬菜,昭化韭黄除当地场镇出售外,还调剂淡旺,供应城市,远销甘陕邻县。”   《昭化志》在物产农属中记载(第59页)“韭黄主产昭化镇,是过去朝廷进贡之物以及送给官、商的珍品。”在农业概况经济作物中记载(第172页)“韭黄:产于昭化镇,城关村。公元7-10世纪时唐代以前有少量种植。公元10-13世纪,宋代时期种植较多。特别是东门外‘银地’的韭黄20多亩享有盛名,当时已列为朝廷进贡之物。赐有‘贡黄’之称。”   :“昭化韭黄”黄色泽嫩黄透亮,白如象牙,叶片厚实;入口细嫩,香气浓郁;与其它韭黄相比茎长肥状,支杆粗壮,口感更加清脆,营养丰富。“昭化韭黄”中含有粗纤维≤3.75%,类胡萝卜素≥0.18mg/L,维生素C≥17.5mg/100g、铁≥4mg/、钙≥145mg。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