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特产 >

漳绒

漳绒

漳绒是在元代著名的“丝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明代大量生产,并销往日本、葡萄牙、荷兰、新加坡等地,尤受日本人喜爱。漳绒逐渐从“织素”发展为“起花”、“割花”。且渐趋完美。 清初,织漳绒者分布于漳州东门外一带,有商人包泳设铺专营。清中叶,上自皇帝、士大夫,下至地方仕绅都用漳绒,并定作贡品。制品有龙袍、宫衣、马褂、帐楣、桌巾等。当时,曾妲为织绒好手。太平天国起义,漳绒名师艺工纷纷避乱江浙。 清末,政府腐败,漳州的桑林被砍伐开荒,丝料日趋紧缺,老艺人相继亡故,漳绒渐趋衰微。仅余睐仔和曾河二位织绒艺人。南京、杭州等地却因漳绒艺人的到来,而获发展。 1929年(民国18年),漳州为恢复漳绒生产,创办工读学校,聘请名艺师王铭传授织造技术,但宏愿未成,王铭亡故。抗日战争初期,有高开口、王溪文、王玉成等人在漳州花园后组织10人传艺,欲以恢复生产。但质量、风格均较过去为差,销路、成本都受到杭州、南京等地产品的冲击,仅3个月就停产。 据1952年调查,漳绒艺人(包括龙溪步尾、六石等乡)总共不上10人,都已改业,且年龄均在60岁以上,工具也已散失,难以恢复生产。后有关部门派漳州丝纱厂两名干部深入龙溪专区各县专访,获悉南京尚有人会织漳绒。1958年,由漳州丝纱厂派人前往南京、杭州、苏州学习,进行专业培训,南京为漳州送来了机器。于是漳州的“漳绒”重获生机。1961年3月,丝纱厂用漳绒“起花”工艺把董必武为纪念闽南革命题词“君子所履——毛泽东同志所走的路是指引中国革命胜利的路”,织成长170厘米,宽70厘米,浅黄褐色底,黑色绒面的字,是有漳绒以来所未见。后因资金和其他原因而停产。截至2009年,漳州只有一个街道办的工厂生产漳绒。 漳绒分为花漳绒和素漳绒二种。花漳绒是指将部分绒圈按花纹割断成绒毛,使之与未断的线圈联同构成纹样;而素漳绒则其表面全为绒圈。一般漳绒用蚕丝作原料或作经线,以棉纱作纬线,再以桑蚕丝(或人造丝)起绒圈。织造时,每织四根绒线便织入一根起绒杆(即细铁丝),织到一定长度时即在机上用割刀沿铁丝剖割,即成毛绒。毛绒如何起是依纹样设计。构成织物的纹样有两种形式:一是绒花缎地、即漳缎;一是绒地缎花,即漳绒。其特点是少有织地,有单、双色,或嵌金银线。漳绒,明清两代最为兴盛。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