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 > 南京特产 >

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

   南京民间剪纸,据清代道光年间甘熙撰写的《白下锁言》等史料记载,明代初年已十分流行。民国初期始,近现代南京著名剪纸艺人武老太、马志宏、张吉根等先后来南京挂牌剪纸。夫子庙的“上海”和“皇后”花样花线店,鱼市街的“腾厚记”香烛纸马店等,都是当时南京较为著名的制作、销售剪刻纸的店铺。20世纪50年代后,先后成立了南京民间剪纸合作社和民间工艺厂,制作剪纸并出口外销。1987年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将当时主要的几位剪纸传人张方林、武志方、殷嘉才等调到该公司,成立了剪纸工作室。  2007年,南京剪纸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京工艺美术大楼被列为该项目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方林已多年在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专门从事剪纸创作和表演,2008年4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工艺美术大师”。为了传承培育南京的这一特色文化遗产,在南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8年4月该公司还在工艺美术大楼成立了“南京剪纸传承培育基地”,市政府主管文化的王咏红副市长亲自为“基地”揭牌。“基地”将专门负责剪纸技艺的带徒培训、剪纸技艺的调查摸底和分类建档、组织剪纸艺人开展和参加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推荐他们到海外展演南京剪纸艺术和进行艺术交流等工作。 南京剪纸历史悠久,旧时南京剪纸的传统品种,主要有用于婚嫁喜庆的喜花、作刺绣花样的绣花和鞋花、装饰斗香烛的斗香花、挂在门楣上的门笺等。   “南京剪纸传承培育基地”是南京市第一家由企业性质的保护单位创办的“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机构,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我国众多的“非遗”项目将起到积极的探索和建设作用。    南京剪纸的风格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剪纸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和很高的美学价值。   首先,它融北方剪纸的粗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为一体,艺术形式非常优美。它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在浓浓的乡土气息中,透露出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形成了独有的南京地域风格。   其次,艺人们具有高超的剪纸技巧,不用画稿,全凭心中构思。运剪又运纸,线条流畅,连绵不断,犹如“一笔画”而一气呵成。方法独特,具有很高的表演暨观赏价值。为此,南京剪纸艺人出国多达近百人次,到过许多国家作剪纸技艺表演。   第三,他们创造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斗香花”刻纸。一种花纹,一次刻成,却可以逗拼而呈现出七种不同彩色的艺术效果,从而丰富了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宝库。   第四,南京剪纸行业产生了中国近现代剪纸史上两位杰出的艺术家。一位是1982年去世的张吉根,人称“神剪张”,身怀绝技又善于创新;虽文化不高却总结出系列的剪纸创作理论,曾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讲授剪纸艺术理论,被吴山教授等誉为“中国剪纸的奇才”。另一位胡家芝老人,今年已110岁高龄,仍能操剪创作,是世上最高寿的剪纸艺人。   第五,南京剪纸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创了民间剪纸与文人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其一,南京的高等艺术院校和文化艺术界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如陈之佛、吴山、张道一、何燕明、田原等诸位先生,都参与或指导了南京剪纸的艺术创作。其二,吴山等美术界人士与张吉根等艺人合作,共同创作出版了南京剪纸《百花齐放剪纸图集》,由此而大大提高了南京剪纸的艺术水平,开创了文化人与民间剪纸艺人合作的先河。郭沫若先生曾为此书题写书名并赋诗,对南京剪纸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其三,张方林、殷嘉才、张林娣等当代传人,都具有较为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文化素养较高,创新能力很强。  

其他热门特产推荐

热门城市推荐

友情链接